close

 虎頭蜂,並非單一的蜂種,而是泛指「胡蜂科」的大型蜂類。全世界有二十三種虎頭蜂,台灣有黑絨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黃腰虎頭蜂黃跗虎頭蜂擬大虎頭蜂、姬虎頭蜂和威氏虎頭蜂七種,其中以前4種較常見。

 

名稱由來

虎頭蜂屬「膜翅目--胡蜂科」,平均體長介於2~4公分之間,頭部比例極大、大顎孔武有力,相貌驚人且毒性強,可輕鬆捕食其他昆蟲,個性似肉食性的老虎一般兇猛,讓人聞之色變,故名之。又名「大黃蜂」,主要與其體型較大,身體花紋多具明顯的黃色、橙色有關。

 

食性

虎頭蜂屬雜食性,擅長獵捕小昆蟲,嚼碎用以哺育幼蟲,牠們的幼蟲幾乎以毛毛蟲為主食。在日本牠們被視為菜農的益蟲,只要菜園附近有虎頭蜂窩的話,就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量。當秋天毛毛蟲數量變少時,牠們也會仗著巨大身軀,去搶奪其他蜂類的幼蟲為食,造成養蜂業者的損失。成蟲則以花蜜、樹汁及腐果為食。

 

虎頭蜂特性

虎頭蜂的一生必須經歷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所以屬於標準的「完全變態」類型。

虎頭蜂是社會性的群居昆蟲,每一窩巢都屬於同一家族單位,社會階層主要有三級:最高階層是「蜂后」,她唯一的工作就是產卵;第二層是「雄蜂」,幾隻雄蜂的任務就是負責與蜂后交配,使蜂后可以產下雄蜂或另一批蜂后(交尾後的雌蜂);第三階層是數量龐大的「工蜂」,全是蜂后沒有經過交配、受精而產下的雌蜂,因體內的卵巢發育不完全,輸卵管退化為蜂針,所以沒有生殖能力。這些龐大的工蜂群,就像古代封建社會中的奴隸,必須不斷辛勤地工作,牠們一生中要經歷幾個任務,最早是清潔蜂巢,接著飼育幼蟲,然後是構築蜂巢以及在巢外守衛巡邏,最後就是外出採食花蜜和小昆蟲。

虎頭峰蜂巢由咀嚼後的樹皮纖維所組成,蜂巢的大小會隨著蜂群數量增加而向外擴張,一年一代的虎頭蜂(除少數交尾後的雌蜂外,餘均無法越冬),其實只需半年多的時間(4月~11月),便能建造一個大窩,最大直徑可達1公尺以上、2~3萬隻的驚人數量。

在低溫來臨前的秋季,虎頭蜂會變得極敏感,對於靠近蜂巢周圍的動物會群出攻擊,相當危險。虎頭蜂在夜間不活動,一日之中,清晨和傍晚氣溫較低時,活動力較弱,如無法避免要穿越其地盤,應選擇這些時段通過。

蜂的螫針既是由輸卵管退化而成,所以不是所有的蜂都有螫針,只有雌蜂(工蜂群)才有,而雄蜂則無螫針(某些種類例外,其雄蜂有可能演化出假螫針)。而一般蜜蜂的螫針有倒鉤,螫人後拔出,針與毒囊仍會留在人身上,蜜蜂最後也會因此死去,但胡蜂類的螫針不具明顯倒鉤,可重複一再使用,這才是可怕之處。

當警戒蜂受到騷擾、感受到敵意或蜂巢受到震動時,會分泌「費洛蒙」的氣味,能夠在空氣中快速傳遞給其他同伴,其他工蜂收到訊息後,便立即傾巢而出;最可怕的是,一旦被叮螫後,蜂群還會循著氣味再去攻擊同一目標,換句話說,通常導致喪命的蜂螫事件,都是「群蜂連續攻擊」所造成的。所以被蜂螫叮後,如何快速、安全地離開現場,並干擾或破壞「費洛蒙」的追蹤氣味,才是首要之急。

 

虎頭蜂毒性

虎頭蜂毒液中的毒蛋白成份,會引起身體的各種反應,產生的症狀從局部紅腫、劇痛、頭暈、血壓升高、呼吸困難、噁心嘔吐,到心肌梗塞、昏迷、橫紋肌溶解、溶血、肺水腫、腎衰竭等都有,對有過敏反應者而言,已足以致命。被虎頭蜂螫到後的致毒反應,可分為三種:

少量蜂螫,無過敏反應:

如果蜂螫數少於20針,且無過敏反應者,大多只有在被螫部位,產生因毒蛋白引起的局部紅、腫、熱、痛、癢等反應,不會有生命危險。

少量蜂螫,過敏反應:

如果我們對某種蜂類過敏(通常是曾被該種蜂螫過而激敏化),下次被同種蜂螫時(不限叮螫刺數,即使只有一針),便有可能發生過敏症狀。過敏的表現不一,嚴重的可能會呼吸困難或出現過敏性休克,有生命危險。這種反應非常快速,可能於幾分鐘之內發生,需盡快於1小時的黃金時間內送醫急救。

大量蜂螫,全身性中毒反應:

當蜂螫數大於20或30針時,即使無過敏反應者,蜂毒中的毒蛋白就可能引起全身性中毒反應。螫刺數越多,毒性越強,致死率也越高。這種反應是延遲性的,有時傷者被送到醫院時生命跡象尚稱穩定,但後續卻發生凝血障礙、代謝性酸中毒或急性腎衰竭等合併症而致死。目前醫界對蜂螫中毒的機轉並不是很了解,也不像毒蛇咬傷那樣,有抗毒血清來加以中和。所以,醫院只能針對這些併發症使用支持性療法,如能度過危險期才有機會存活。治療過敏性休克的效果不佳,致死率很高。當然,原已被激敏化的人,大量螫傷也可能合併過敏反應,而在更短的時間內致死。

所以,再重複強調一次,即使是無過敏反應者,如遇蜂螫(當下極為可能已被費洛蒙標記鎖定),一樣要先求「快速、安全的離開現場」,盡量減少被針螫的次數,才是保命之道。

曾被蜂螫而休克的病人,一旦再遭蜂螫,復發率會更高,過敏反應也會更強烈,要特別小心。

醫界統計,第一次遭蜂螫傷的反應,可以作為第二次螫傷生理反應的依據:如果第一次螫傷的反應是休克,第二次被螫傷的反應中,1至9年內有60%的機率會呈休克反應;10至20年內,有40%會呈休克反應,間隔的時間愈短,休克反應的機率愈高。

 

登山如何避免虎頭蜂攻擊

⊙原則上,虎頭蜂只會攻擊有敵意的動物,所以行進之間,要盡量避免出現敵意的動作。

⊙盡量走在步道上,不要隨意穿進樹叢,以免驚動蜂群(或誤踩獸夾)。

⊙不要大聲喧嘩笑鬧,也不要亂丟石頭或搖動樹枝,避免引發虎頭蜂的攻擊。

⊙隨時注意警戒蜂及蜂巢的蹤影。發現任何蜂類從身邊飛過時,最好站立不動,先辨別種類、以及是採集蜂還是警戒蜂。採集蜂可能會近身到處東聞西聞,而警戒蜂則多在1公尺處滯空停留、頭部緊釘著可疑對象不走。

⊙不論是採集蜂或警戒蜂,都不可用手拍打或揮動衣物,要讓牠自行飛去。大動作猛力閃避、緊張尖叫或動手拍打,都是明顯的敵意動作,應避免之。如隊員中有此類緊張大師存在,出發前一定要諄諄告誡:用手拍打,雖然虎頭蜂可能會被趕走,但是後面不知情的人,也許就成為可憐的受害人了。

⊙若發現身旁警戒蜂盤旋不去,甚至互相對視、不停振翅警示時,要先緩緩低身、消除敵意,再安靜地離開。

⊙遇蜂群,安靜快速地離開現場,是唯一避免或減少被攻擊的方法,且距離至少要拉開50公尺以上。若一旦被攻擊(已被費洛蒙標記),應該馬上逃跑而不是蹲下,虎頭蜂決不會因蹲下或趴下而不攻擊。

⊙若眼前二、三公尺看到蜂巢,而蜂群已展翅準備進行攻擊,這時千萬不要驚慌,一樣只要安靜、緩緩蹲低離開,通常可以解除危機。

⊙如欲通過有虎頭蜂出現的地方,可嘗試先加強防護裝備,殺蟲劑隨手待命,再拉開隊伍間距、用輕緩安靜與減少敵意的方式通過。

⊙殺蟲劑可驅趕或殺死虎頭蜂,也會干擾費洛蒙,建議領隊嚮導要隨身攜帶。

⊙防蚊液含有敵避(DEET)成分,防蚊、防螞蝗、防蜂...皆宜,能降低被蜂類螫叮的機率,可隨身備用。

⊙儘量穿著長袖長褲,且背包不離身,且以穿著平滑與淺色的衣帽為佳,避免深色、毛織品或表面粗糙的衣物。香水、化妝品或特殊氣味(例如水果甜食等),也會吸引採集蜂靠近,應避免。

⊙最好隨身攜帶大型透明塑膠袋,厚些的較佳,當成保命袋,當身處無法快速脫離的地形或危險環境、或隊伍過長無法快速脫離時,可躲入避難。因慌亂逃離而發生墜崖的致命性,其實比蜂螫還可怕。

 

若遇警戒蜂,不拍打,盡可能避繞

警戒蜂的巡邏範圍約在50至100公尺左右,換句話說,只要看到單飛的警戒蜂,即表示已進入攻擊範圍,最好停止前進並提醒隊友注意,或加強防護後,拉開隊伍間距、安靜平穩地通過。

如遭遇虎頭蜂攻擊、或有隊友拍打到虎頭蜂了(可能性最大),一定要馬上從原路"低身靜速"撤離,切記不可留在原地;因為虎頭蜂一旦分泌費洛蒙在目標身上後,馬上就會喚來群蜂循此信號大舉進攻,非常危險。此時馬上用殺蟲劑對空噴灑(邊跑邊灑、分批噴灑),有驅趕之效,並噴一些到被螫者的背包上,以干擾費洛蒙。

撤離時要叮嚀隊友不可因心慌或過快而跌倒墜落、需注意安全。撤退路線,以原路退回最佳。

通常追來的攻擊蜂會很多,如果人很多,大家要分散。被攻擊的人要快跑、千萬不可滯留,沒被攻擊的人也要"大步慢跑",盡量減少蜂類的注意力。

在離蜂巢較近的範圍內,一面跑一面揮動衣物是非常危險的動作。揮動衣物會造成一大片陰影和強大氣流,讓在空中追擊的蜂類更能認清目標,會招來更多蜂類追擊,反而得不償失。

 

緊急臨時治療方式

⊙被蜂螫的一般症狀是紅腫、劇痛、發熱、瘀血,只要冰敷、擦抗組織胺類的藥物,就能消腫與減輕疼痛。

⊙如無冰敷或抗組織胺之藥物,可用稀釋後氨水來塗抹患部,也會減輕患部的腫痛。

⊙如無氨水或急救藥品,可摘取姑婆芋等的葉子,在地上挖洞置入鋪成勺狀,然後注入尿液,約五到十分鐘後會氧化成氨液,將其塗抹在傷處,也有減輕疼腫的功效,但要注意衛生、避免傷口感染。

⊙也可將姑婆芋、紫背草或紅乳草等,搗爛後直接敷在紅腫處,對患部或多或少有幫助;姑婆芋的根莖雖能消除腫毒,但因幾乎全株有毒,所以使用時要特別小心。

⊙蜂螫後的就醫時機,愈快愈好,若能把握一小時黃金時間就醫,風險也會降低。

⊙早期過敏致死者,多半發生於前15分鐘之內,而被大蜂、小蜂螫傷,其發生過敏性的機會幾乎沒什麼差別。登山隊伍可將腎上腺素、抗組織胺劑等過敏性休克的處理用藥,列入急救包藥品項目。

 

(參考資料:勞動部"戶外作業虎頭蜂攻擊預防手冊")

 

泰雅族人眼中的虎頭蜂

虎頭蜂(tryung)的特徵,整體看起來偏褐色,其腹部到尾端都是黑色,故有「黑尾蜂」之別稱。虎頭蜂身長約有2.5公分長左右,幼蟲大約在3.5公分之內。

虎頭蜂生性毒辣又霸道,牠經常在白尾蜂和蜜蜂的巢窩裡面強行同居,有些族人常常不小心,經常會在採蜜蜂的時候,突然在蜂窩裡受到虎頭蜂的攻擊。

虎頭蜂築巢的習性,喜歡在高處,因此,大部分若不是在高樹上,就是在懸崖間的樹枝下築巢,並且會將蜂巢周圍的樹葉全部吃盡,以保持光禿的環境。

虎頭蜂的嗅覺奇佳,因此朝牠順風方向而行的人,都一定會遭受牠的攻擊。受到攻擊的症狀大部分不會有太劇烈的疼痛,但是會腫脹,並且神經會酸麻,傷口會留下難以抹滅的疤痕。

族人若要收拾虎頭蜂,通常必須利用沒有月光的黑夜中行動,而且還要選對風向朝逆風的方向進入牠的禁區。按照泰雅族原始的捕捉法,必須在其蜂巢的正下方堆積乾柴,然後選定適當的方位,用長竹竿點燃乾柴。由於夜間蜂母一見到光,就會直衝過去,所以不需花太多時間,就可以將虎頭蜂消滅,安然爬上去摘下蜂窩。

早期的泰雅族人,還不知道蜂巢和蜂母都可以浸酒製藥,只知道吃牠的幼蟲。因此,以前泰雅族人的形容方式,都以蜂巢的體積和幼蟲的總重,作為相互比較的話題。

 

認識虎頭蜂

 

虎頭蜂的攻擊行為

按照郭及葉(1987)區分,以人們接近蜂巢距離5公尺就有攻擊行為:

屬於第一級: 2~5公尺有攻擊行為  --  黑絨虎頭蜂

屬於第二級: 0.3~2公尺有攻擊行為  -- 中華大虎頭蜂、黃跗虎頭蜂

屬於第三級: 0.3公尺以內有攻擊行為  -- 黃腳虎頭蜂、擬大虎頭蜂

屬於第四級: 必須觸及蜂巢才有攻擊行為  -- 姬虎頭蜂

 

一、黑絨虎頭蜂

學名:Vespa basalis

別名:黑尾仔雞籠蜂(台語)、黑腹天鵝絨虎頭蜂、黑腹虎頭蜂、絨毛胡蜂、黑虎頭蜂。

分布:主要分布於中海拔1,000~2,000公尺山區,少數分布於高、低海拔地區。

體長:雌蜂3~3.2公分,雄蜂2.1~2.3公分,工蜂2.~2.2公分。

特徵:體表密生絨毛;胸部背板紅黑色;腹部深黑色。攻擊性最強,致死率最高

黑絨虎頭蜂俗稱黑尾,窩為卵形,頂呈錐狀,似早年的竹編雞籠,又稱雞籠蜂。黑絨虎頭蜂一個蜂窩的蜂數可達1萬餘隻,由於蜂窩的進出口為長形裂口,而且有時不止一個,蜂窩遇警時,蜂隻可以大量、快速地衝出蜂窩,進行防禦,被認為是攻擊性(防禦性)最強的種類

 

二、中華大虎頭蜂

學名:Vespa manderinia

別名:土蜂仔地龍蜂台灣大虎頭蜂、中國大虎頭蜂、大土蜂(台語)、金環胡蜂、大虎頭蜂。

分布:主要分布於中海拔500~2,000公尺山區,高、低海拔零星分布。

體長:雌蜂5公分,雄蜂3.9公分,工蜂4公分

特徵:體表絨毛較少;頭部淺黃褐色;每一腹節後緣都有黃色環紋,末端數節呈黃色。

中華大虎頭蜂分佈於中國大陸日本和台灣,是虎頭蜂屬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築窩於土穴、岩石洞穴、樹洞或樹根中,攻擊性強,亦有致死紀錄。因此誤入警戒範圍或是震動到蜂窩,都可能遭遇攻擊。會捕食蜜蜂,危害養蜂場。

 

三、黃腰虎頭蜂

學名:Vespa affinis(V.formossana)

別名:黃腰仔、三節仔(台語)、台灣虎頭蜂。

分布:主要分布於海拔1,000公尺以下地區,也是都市或市郊最常見的種類

和人類活動範圍接近,是所有虎頭蜂叮咬最多的一種但毒性不強

體長:雌蜂2.8公分,雄蜂2.2公分,工蜂2.2~2.8公分。

特徵:腹部第一、二節為金黃色,後半部其餘名節為黑色,極易辨認。

黃腰虎頭蜂是平地最常見的虎頭蜂,也是比較溫和的物種,雖然每年秋季都有許多人聲稱遭到黃腰虎頭蜂攻擊,但是這些案例幾乎全是人類干擾黃腰虎頭蜂的蜂窩所造成的,例如調皮的國小學生用石頭丟擲校園內的虎頭蜂窩,常造成許多名學童同時被螫。

 

四、黃跗虎頭蜂

學名:Vespa velutina

別名:黃腳仔、花腳仔(台語)、黃腳虎頭蜂、赤尾虎頭蜂、凹紋胡蜂。

分布:分布於中海拔500~2,000公尺的山區,高、低海拔都普遍分布。

體長:雌蜂2.9~3.1公分,雄蜂2.1~2.3公分,工蜂2.0~2.2公分。

特徵:體表有絨毛,腳跗節明顥的淺黃色。因此有黃腳虎頭蜂及赤尾虎頭蜂的別名。

黃跗虎頭蜂的飛翔能力很好,也捕食蜜蜂,毒性和攻擊性僅次於黑絨虎頭蜂,加上蜂窩大(長桶型),可以長到2公尺高,值得注意。

 

五、擬大虎頭蜂

學名:Vespa analis

別名:正虎頭蜂(台語)、小型虎頭蜂。

分布:主要分布於中海拔1,000~2,000公尺地區,高、低海拔都有分布。

體長:雌蜂2.6~3.2公分,雄蜂2.3~2.6公分,工蜂2.2~2.7公分。

特徵:外形酷似中華大虎頭蜂,但是體型較小,腹部暗黑褐色,末端節呈黃色。

擬大虎頭蜂的蜂窩較小,外型類似中華大虎頭蜂,有關其習性的報告也較少。

 

六、姬虎頭蜂

學名:Vexpa ducalis(Vespa tropica)

別名:雙金環虎頭蜂、黑尾胡蜂。

分布:主要分布於低、中海拔500~1,500公尺地區,高海拔零星分佈。

體長:雌蜂3.6~3.8公分,雄蜂3.0~3.2公分、少數2.6~3.0公分,

工蜂3.6~3.8公分、少數3.2~3.8公分。

特徵:腹部每一、二腹節為暗黃色、並有一黑色環帶,第二腹節隻環帶分成三段,第三腹節以後為黑色。因此也稱黑尾虎頭蜂體型第二大的虎頭蜂。蜂群族群少不常見,攻擊性弱。和中華大虎頭蜂一樣,主要築巢於土穴。

姬虎頭蜂的體型頗大,但族群數量較小,專門捕食馬蜂,此一有趣的關係在台灣尚無相關研究。

 

七、威氏虎頭蜂

學名:Vespa wilemani

別名:帝王蜂、深山虎頭蜂。

分布:分布於中、高海拔1500~2,500公尺地區。

體長:雄蜂2.1~2.2公分,工蜂2.0公分。

特徵:頭、胸部為暗紅褐色;腹部以黑色為主,腹部背板第一、二、三緣有黃色帶紋,第四節背板金黃色,帶為重要特徵。腹部腹面第二、三、四節有黃色斑紋。

威氏虎頭蜂是台灣特有種,分佈於海拔2,000公尺以上山區,族群數量不大,蜂窩的外殼很厚,有保溫作用,以利高海拔生活。

 

 

聞「蜂」喪膽 — 虎頭蜂及其蜂窩介紹

⊙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陸聲山

 

要命的蜂螫

 

當我們在從事野外工作或登山踏青等戶外活動時,往往面臨蚊子、跳蚤、螞蟻、小黑蚊、隱翅蟲等這些小蟲子的騷擾,這些蟲蟲雖然擾人,也偶有叮咬到人的紀錄,雖造成許多不便與困擾,但危害終究有限,很少會對人類造成致命的威脅。而且只要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便可將傷害降低。很不幸,一種最令人擔憂與害怕的蟲—胡蜂,即使穿上長袖、長褲,塗上防蚊液等防護措施,也無法抵擋住胡蜂長長的螫針刺入人體。尤其是虎頭蜂,可謂惡名遠播,在從事野外工作或登山露營等戶外活動時,時有所聞遭到蜂螫(特別是虎頭蜂)的事件,甚至於造成被螫者不幸死亡的意外案例。因此一般社會大眾對於蜂(虎頭蜂)的印象總是負面的,甚至產生極大的厭惡或恐懼感。

 

其實很多的蜂類都會螫人,如蜜蜂、細腰蜂、土蜂、蟻蜂、胡蜂等,均是屬於昆蟲綱膜翅目細腰亞目裡的有螫類(Aculeata)。由於蜂類的螫針是由產卵管特化而來,故只有雌蜂會螫人。胡蜂大多是受到驚擾為了自衛而螫人,而不同於細腰蜂或土蜂的螫刺是為了用以麻醉捕獲的獵物。因此,避免干擾到胡蜂的活動將可降低被螫的風險。胡蜂螫到人的反應因人而異,蜂螫後最危險的就是人體對蜂毒中所含蜂蛋白的過敏反應,有些體質過敏的人被螫一針後就可送命,蜂螫最主要的危險性便在於此。若是遇到社會性胡蜂,尤其是虎頭蜂,還會群集攻擊,警戒範圍可達數十公尺遠,被螫後果更是令人擔憂。

 

特別要說明的一點,我們熟知的蜜蜂螫針有倒鉤,螫人後無法拔出,當蜜蜂掙脫或遭拍離時,螫針與毒囊便從蜜蜂的腹部撕離,留在被螫的人身上,蜜蜂因而傷重死去。

而胡蜂的螫針不具明顯倒鉤可以重複使用,故可連續螫人多次,更加顯示其攻擊性。因此網路中流傳蜂螫後的處理,必須馬上除去螫針,避免擠壓到毒囊,而把更多的毒液注入皮膚內,通常指的是蜜蜂而非胡蜂(虎頭蜂)。

 

蜜蜂與虎頭蜂螫針比較,左側為蜜蜂;右側為虎頭蜂,下方圖為電顯放大照片,顯示蜜蜂螫針末端有較明顯突起之鉤刺,虎頭蜂則未見(陸聲山攝)

 

社會性胡蜂

 

雖然我們常形容螞蟻、蜜蜂等社會性昆蟲具有分功合作的美德,但提起虎頭蜂(胡蜂)則往往使人聞「蜂」色變,其實它們都是屬於社會性昆蟲。究竟什麼叫做社會性昆蟲?

目前根據定義具有下列三種特徵的昆蟲:(1)親代與子代生活具有重疊現象,(2)共同育幼的方式,(3)生殖階級、勞力分工的存在,稱為完全社會性昆蟲。社會性昆蟲演化的主要趨勢是:(1)部落(colony)的日益增大;(2)個體行為逐漸特化及複雜化;(3)更具有控制巢內環境的能力。也因此,共同防衛形成社會性昆蟲的一大特色,透過不同腺體產生的警報費洛蒙與同伴進行溝通,可有效且迅速的將危機來源之訊息傳達給其他同伴,使得同伴能迅速增援。由於虎頭蜂對警報費洛蒙之溝通能力極強,有時其防衛及攻擊距離可長達數10公尺,這也是令人聞風喪膽的一個原因。

 

胡蜂分類上是屬於膜翅目昆蟲中的一個總科,成員包括了從獨棲性的蜾贏到具有複雜社會結構的虎頭蜂都有,雖然生活情形不同,然而它們的翅脈(即翅膀上的紋路)具有相同的地方,且在休息時翅膀可縱向摺疊;此外,它們

眼睛的形狀都是蠶豆(或腎臟)形的。臺灣胡蜂總科中屬於社會性昆蟲的是胡蜂和長腳蜂(亦稱為馬蜂)兩個亞科,屬於獨棲性的則是蜾蠃亞科,其中以胡蜂亞科中的虎頭蜂攻擊性最強。臺灣從都市平原到3000公尺海拔以上山區都有胡蜂的分布,目前已知有7種虎頭蜂(胡蜂屬Vespa),3種黃胡蜂(黃胡蜂屬Vespula),約19種長腳蜂(包括長腳蜂屬Polistes、鈴腹胡蜂屬Ropalidia、異腹胡蜂屬Parapolybia),以及超過50種以上的獨棲性蜾蠃。目前社會性胡蜂中的長腳蜂仍有部份分類待釐清,而更多獨棲性胡蜂蜾蠃咸信仍待被發現。

左圖為社會性胡蜂,可見親代與子代共同生活在一起,其中白色部分為幼蟲化蛹所結之繭蓋;右圖為啣泥築窩的獨棲性蜾蠃,所建造的土房子不同於社會性胡蜂的紙房子(陸聲山攝)

 

臺灣目前已知有下列7種虎頭蜂:黃腰虎頭蜂、擬大虎頭蜂、黑絨虎頭蜂、姬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黃跗虎頭蜂及威氏虎頭蜂。事實上,不同的虎頭蜂由於其習性不同,危險性也應是有所區別的。其中黑絨虎頭蜂其窩的形狀似傳統的竹編雞籠,故俗稱雞籠蜂,據報載為最凶猛的虎頭蜂,應與其特殊的長形裂縫出入口,受驚擾時蜂群能大量快速飛出增援有關。

 

虎頭蜂築窩地點的選擇往往相當隱密,因此不易為人察覺,其危險性便在於此。一般而言,虎頭蜂會偏好選擇具有天然屏障不易為人所接近的樹梢做窩,也因此提昇蜂窩自身的安全性。事實上,這類看的到的蜂窩所具有的潛在危險性是比較小的,因為虎頭蜂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預防原則就是保持距離,不要主動攻擊虎頭蜂,這樣就可降低遭到蜂螫的機會了。但對於築窩於地底的虎頭蜂,主要為中華大虎頭蜂與姬虎頭蜂兩種,往往難以查覺,當不慎誤觸地底蜂窩時,蜂群大量湧出攻擊,非常危險。尤其是碰到中華大虎頭蜂時,這是一種最大型的虎頭蜂,相對毒液量亦較多,因此造成致死的案例也不少。在各地的一些鋤草工人,往往都有過被蜂螫的經驗,最怕的就是碰到了躲藏於草叢中所謂的土蜂(即中華大虎頭蜂)。當不幸遭遇到虎頭蜂群起攻擊時,逃離現場避免蜂群繼續攻擊為首要之務,因為虎頭蜂群數量大,攻擊範圍又可達數10公尺遠。但野外現地狀況如地形、植被其實相當複雜,逃離時必須注意自身安全,不要慌亂中亂了腳步。同時,也要快速將蜂螫訊息傳遞給其他隊友或隊伍,以避免後續更多的人被螫。

 

環保與綠建築的紙房子

 

社會性胡蜂具有社會組織與結構,也就是說親代與子代重疊,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合作照顧少數具有生殖能力的個體(即后蜂)進行繁殖。社會性胡蜂的窩是利用「紙」做的,故英文中也稱之為「紙蜂」或「紙窩蜂」,與獨棲性蜾蠃則多利用先前存在的洞穴或啣泥築成的土房子有所不同。社會性胡蜂的部落(整個蜂窩含蜂)週期通常為一年,舊窩往往廢棄而不再重複利用,但廢棄的舊窩卻又可提供其他不同的生物再利用。

 

具虎斑紋路的虎頭蜂窩外殼與內部多層巢脾的結構(陸聲山攝)

 

胡蜂蜂窩的結構變化很大,但很容易就能分辨長腳蜂與虎頭蜂蜂窩的不同。概括說來長腳蜂的蜂窩只有一層蜂室,利用一個窩柄使得蜂窩懸吊在空中,而所有的蜂便聚集在這窩上,數量多為數十隻或可達上百隻。因此,長腳蜂窩比較容易觀察,甚至可以從近距離清楚地觀察到蜂室內的卵、幼蟲及蛹的變化情形,以及成蜂的各種行為。然而虎頭蜂的蜂窩就顯得複雜多了,外觀上所見的窩其實是一層包覆在外的外殼,通常蜂窩只有一個圓形出入口做為蜂進出之用,而蜂窩上往往有許多蜂盤據警戒。此外,虎頭蜂蜂窩內部則為一層一層的蜂室,層與層及外殼之間有許多柄相連著,一窩蜂數量往往可達成千上萬隻。所以,一窩虎頭蜂的數量遠遠超過一窩長腳蜂的數量,其危險性相對地也就遠大於長腳蜂了。

 

虎頭蜂屬於社會性昆蟲,具有共同防禦的特性,每年秋末冬初,頻傳虎頭蜂螫傷許多人甚至致死的事件,這卻也是讓人聞之色變的一個主因。但利用紙漿築的窩,足可媲美東漢蔡倫造的紙,所使用的材料除環保外,蜂窩內部空調能維持相當恆定的範圍,讓人讚嘆虎頭蜂為環保與綠建築大師也不為過。而超大虎頭蜂窩的發現,往往令人疑惑如此巨大的虎頭蜂窩是如何形成的,但更讓人驚訝的是一年一代的虎頭蜂,其實只花了半年多的時間便能建造一個巨大的窩。

 

蜂窩可視為一個複雜但穩定的系統,內部的蜂室主要作為育幼用,為確保幼蟲發育的穩定,溫度的調控顯得非常重要。春季時后蜂獨自建窩、產卵與育幼,直到第一隻工蜂羽化出;此後,后蜂不再外出,工蜂數量不斷增加,整個部落快速擴大;到了秋季部落中開始出現所謂的生殖蜂-亦即雄蜂與雌蜂(翌年的后蜂);雄蜂與雌蜂交尾後,部落逐漸衰退,后蜂、工蜂與雄蜂等相繼死亡;交尾後的雌蜂越冬;翌春再繼續此週期。因此在秋季,當蜂群數量達到高峰時,一窩蜂數量往往可達成千上萬隻。也就是我們最容易聽到有人被蜂螫的意外發生。但從生態的角度而言,胡蜂可扮演授粉者和捕食者的角色。胡蜂捕食蠅類、蚜蟲、蝗蟲和鱗翅目幼蟲等害蟲以哺育其幼小,因此牠們在控制害蟲族群上有相當之貢獻。

 

從外觀上所見的虎頭蜂窩,其實是一層包覆在外的外殼,外殼其實有些類似包心菜也有許多層交互相連,如此便可提供較佳的保暖絕緣效果。內部則為一層一層的蜂室,開口朝下,蜂室內則為卵、幼蟲與蛹以倒掛方式懸垂於蛹室內,層與層及外殼之間利用許多柄相連著,成蜂則活動於期間。根據國外研究報告在夏季戶外溫度高達近40度時,蜂窩內部藉由虎頭蜂取水與搧翅形成氣流將熱氣散出,而將窩內溫度控制在28~29間。

 

胡蜂利用強有力的大顎刮取木材纖維,再與口內分泌的液體混合成紙漿築窩(陸聲山攝)

 

臺灣7種虎頭蜂中的黃腳虎頭蜂,即使到冬天仍可見到持續在活動,但有關黃腳虎頭蜂越冬的行為研究所知有限。作者曾於福山植物園初步觀測結果,發現當一、二月份寒流來臨時,外界溫度幾近零度時,蜂窩內部溫度仍可維持高達26~28度,虎頭蜂如何維持這種溫度耐人尋味。進一步發現當蜂窩內部溫度出現異常降低,推測此時應與停止育幼或蜂群大量離巢有關。

 

全面移除蜂窩?

 

虎頭蜂具有危險性,是否發現後便須將其移除呢?防除虎頭蜂是否有必要須作審慎的評估,雖然作者並不鼓勵防除虎頭蜂,因為移除蜂窩後是否能降低我們被螫的機會呢,其實存疑。個人評估最主要的兩點便是以虎頭蜂的種類與築窩地點來考量,在一些人煙出入頻繁的風景區、遊樂區等步道或人造設施附近,的確有必要經由適當的措施,如垃圾管理、毀壞蜂巢、誘殺新蜂王等,以減少蜂群螫人的危險。

 

尤其就管理單位而言,蜂窩的存在便是一個潛在的威脅,為了避免遊客被螫後引起的麻煩問題,往往發現蜂窩時便嘗試將其摘除。但這仍然侷限於可發現到的蜂窩,對於其他潛藏的蜂窩我們卻仍是束手無策。建議管理單位可於4~7月間加強巡邏,若能及早發現虎頭蜂築窩,將儘早評估是否進行防除作業,以免虎頭蜂窩日益增大,造成日後移除困難與被螫風險提高。在野外造成的嚴重蜂螫,以先前提到的黑絨虎頭蜂與中華大虎頭蜂為最,加上野外送醫不易,尤其在深山峻嶺中,更造成我們心理上的恐懼。

 

但在一般城市公園綠地內,經常發現到一種黃腰虎頭蜂,也有許多人不慎被螫的就醫記錄。由於它們築窩地點的選擇往往相當隱密,即使在公園的圍籬上或住家窗臺、冷氣上,也不易為人察覺。加上黃腰虎頭蜂性情相當溫和,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所以我們往往忽略了它的存在。就像去(2011)年曾報導新竹1女嬰疑因堂姐打開窗戶通風,不料窗外竟有個籃球大的虎頭蜂窩,造成5隻虎頭蜂飛進房間攻擊女嬰,女嬰被螫致死的悲劇。其實這應該是可以避免發生的悲劇,一個虎頭蜂窩能在居家陽臺或窗臺附近建窩到部落末期,而有相當嚇人的尺寸時,事實上,有長達數月至半年以上的時間可以發現到。看的到的蜂窩,其危險性相對就降低許多,若能及早發現,住戶加以警戒及告知幼兒,相信仍能與住戶相安無事,而減少類似悲劇的發生,即使發現時也不至於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甚至能提供做為活體觀察的良好教材。

 

在這些曾經發生虎頭蜂築窩的地點,或靠近山區的住宅,來年宜更能注意是否虎頭蜂再度返回相同地點築窩,而決定是否儘早移除或和平共存。虎頭蜂在築窩期間,其實已捕獵了無數的害蟲用以育幼,在控制害蟲族群上有相當重要的貢獻。在摘除的過程中,因好奇而圍觀的民眾,再加上被激怒的蜂群,反而增加了被螫的機會;而摘除後殘留或逃逸的蜂也提高鄰近住戶被螫的風險,是否該三思這種情形下蜂窩一定要摘除嗎?

 

尤其若發現的是這種攻擊性低的黃腰虎頭蜂。但或許換個角度看看,胡蜂的窩,也就是胡蜂安身立命的家,因此受到驚擾時,群蜂飛出只是為了護衛家園而已,又何必趕盡殺絕呢! 此外,在不影響民眾或遊客安全的前提下,保留的蜂窩本身便是一良好的自然解說教育素材,亦可提供研究人員進行相關溫度調控、越冬行為的研究,而這些蒐集到的相關資訊未來亦能做為良好的解說教材。能否師法自然作為環保與綠建築的仿生學,未來就看建築界能 否由蜂窩中再度得到什麼啟發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荃 的頭像
    阿荃

    阿荃

    阿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