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泛指在一般買賣交易中所獲得的利益,實際上還是來自本身的付出,也就是類似於「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之意,告訴人們做任何事情總是要付出成本。以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也可以從這句話理解到羊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畜產品,與我們息息相關。羊提供了牛、馬等其他家畜所無法比擬的毛質,所製成的保暖衣物與柔順地毯,使我們足以抵禦寒冬的侵襲。

 
羊,反芻類家畜,有山羊、綿羊等種,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八。

  伊索寓言的故事,敘述一匹狼披著羊皮,混入羊群中偷羊,後被引伸「披著羊皮的狼」為偽善者。而「迷途羔羊」常用此比喻行為偏離正途的年青人。至於「掛羊頭賣狗肉」則指表裡不一致,欺騙矇混。「虎入羊群」則比喻以強欺弱,為所欲為。「歧路亡羊」則指事理本同末異,繁雜多變,易使求道者誤入迷途,以致一事無成。「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凡人雖多,也只是庸才,不如一個賢士可貴。「順手牽羊」則指趁便順勢取走他人財物。「亡羊補牢」則係丟失了羊,就趕快修補羊圈還不算晚。「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所獲得的利益,實際上還是來自本身。至於「羊肉不曾喫,空惹一身羶」比喻不但沒得到任何好處,反而惹了一身麻煩。

  與台語有關的諺語,如「羊仔見青好」是指羊兒只要看見青草,到處都好,喻好奇無止境。「羊肉包扑狗」被打者不但沒有害處,反而有好處。「羊哥面快反」比喻人善變、易怒。「羊仔笑牛無鬚」喻五�步笑百步。「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喻禽獸尚知孝順,更何況是人!

  羊,一般而言是給人溫馴的感覺,雖然在國臺語的用詞上,用於負面意義的詞彙較多,然而,這也是予人警示的深切反思。羊年即將來臨,希望大家三陽(羊)開泰,心想事成,不要成為迷途羔羊,不要掛羊頭賣狗肉,不要順手牽羊,不要羊肉不曾喫,空惹一身羶。切記凡事三思而行,縱然有錯,亡羊補牢,猶未為晚,想做任何事,多想想,羊毛出在羊身上,既不吃虧,也不隨便佔人便宜。與父母相處,多學學羊有跪乳之恩,讓他們感到溫馨,相信2003年你將神氣活現,得意洋洋,快樂平安,福氣吉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